LPT 币被国家正式批准了吗?监管定性与风险真相

在厘清 TRX 兑换 “合规是底线” 的逻辑后,面对 “LPT 币被国家正式批准了吗” 的疑问,答案明确且坚定:LPT 币未被我国任何部门正式批准,其相关交易活动在国内属于明确禁止的非法金融活动。尽管 LPT 币作为 Livepeer 协议的原生代币具备一定技术场景,且在海外获得部分机构认可,但这与我国虚拟货币监管政策存在根本冲突,需从监管定性、代币属性与法律风险三方面彻底厘清。

我国对虚拟货币的监管早已形成 “全面禁止” 的明确框架,LPT 币自然不在批准范畴内。2021 年央行等十部门发布的《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》已明确界定:虚拟货币不具有与法定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,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。这一政策至今未松动,2025 年华律网等法律平台仍强调,任何未经国家法定程序批准的虚拟货币,均不具备合法性。LPT 币虽依托去中心化视频转码网络存在技术场景,但其 “非货币当局发行、依赖加密技术、数字化存在” 的特征,与比特币、TRX 等被禁代币完全吻合,显然未纳入国家批准的金融工具清单。

需警惕 “海外合规≠国内合法” 的认知误区,LPT 币的海外进展不能突破我国监管红线。公开信息显示,LPT 币曾获得美国 SEC 对其去中心化治理模式的合规认可,且有部分风投机构增持,但这仅代表其在特定海外市场的监管适配性。我国监管政策具有明确的属地管辖原则,香港 2025 年生效的《稳定币条例》仅针对合规稳定币设立发牌制度,而 LPT 币作为非稳定币类代币,既未在境内获得发行许可,也未通过金融监管沙盒测试,其在国内的任何交易、兑换活动均属违规。这与 TRX 在海外可交易但国内被禁的逻辑完全一致,海外合规无法成为国内合法性的 “挡箭牌”。

参与 LPT 币相关活动,将面临明确的法律风险与财产损失风险。从法律层面,根据《人民银行法》《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》等规定,开展 LPT 币与法定货币兑换、交易中介等活动,涉嫌非法发售代币票券、非法经营等罪名,可能承担刑事责任。从财产安全层面,LPT 币价格受海外市场波动影响极大,且国内缺乏合法维权渠道 ——2024 年加密货币集体暴跌中,类似 LPT 的中市值代币单日跌幅普遍超 20%,若国内用户参与交易,亏损后无法通过司法途径追回损失,这与 TRX 交易 “不受法律保护” 的风险本质相同。

判断虚拟货币合法性的核心标准在我国已十分清晰:是否由法定机构发行、是否纳入金融监管、是否具备真实合规场景。LPT 币三者皆无,既非央行发行的数字人民币,也未获得我国金融监管部门牌照,更未对接国内合法商业场景,完全不符合合法性要求。即便其技术场景具备创新性,也不能改变其在国内 “非法资产” 的定性。

综上,LPT 币从未被我国正式批准,其相关活动始终处于监管禁止范畴。这与此前强调 TRX 交易 “远离投机、坚守合规” 的逻辑一脉相承:虚拟货币的技术属性不能掩盖其金融风险,海外合规也无法突破国内法律底线。面对此类代币,唯有坚决拒绝参与,才能守住财产安全与法律合规的双重底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