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“会玩猫粮币有什么用?” 的追问,正落入不法分子用 “猫元素” 布设的诈骗圈套。检索警方通报、司法案例发现,“猫粮币” 绝非具备实际价值的资产,而是虚拟养猫骗局、区块链传销中的核心收割工具,其宣称的 “兑换虚拟猫”“挖矿升值” 等用途全为虚构,与 “喵喵 APP” 用猫粮币诱骗投资、哥伦布 CAT 币借传销拉新的套路如出一辙,本质是非法敛财的载体,暗藏资金清零、法律追责的多重风险。
首先需明确核心事实:猫粮币无任何合法用途,所有 “价值” 均为诈骗包装。我国十部门早明确,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属非法金融活动,而猫粮币的属性更为恶劣 —— 它是 “猫主题” 骗局的标准化工具,参考 “喵喵 APP” 案例,其首要虚假用途是 “虚拟猫交易媒介”:用户需用人民币购买猫粮币,再兑换虚拟猫参与 “7 天 15.5% 收益” 的合约交易,实则是平台操盘手制造的虚假流通假象;在哥伦布 CAT 币传销案中,它又被包装为 “挖矿凭证”,宣称 “购买矿机挖猫粮币,未来可自由流通升值”,但最终 300 余万投资者血本无归,印证其用途全是骗局噱头。
不法分子围绕猫粮币的 “用途” 设计了三重精准收割链条,复刻成熟犯罪模式。一是 “虚拟养猫闭环诈骗”,复刻 “喵喵 APP” 套路:先宣称猫粮币可 “抢购高价虚拟猫”,用初期高收益吸引用户充值,待资金池达标后关闭平台跑路,山东李先生投入 10 万元后因平台失联彻底亏损,此类案例已造成数千人损失;二是 “区块链传销拉新”,套用哥伦布 CAT 币模式:以 “分享好友获猫粮币返利” 为诱饵,要求用户发展下线购买 “矿机”,形成层级传销网络,黑龙江警方侦破的案件中,该模式涉案金额达 3 亿元,28 名团伙成员被抓;三是 “宠物消费捆绑陷阱”,融合 “免费领养猫” 套路:宣称猫粮币可 “兑换实体猫粮、宠物用品”,诱导用户分期充值,实则绑定高额消费协议,即便宠物死亡仍需继续扣款,导致不少人陷入 “猫财两空” 的困境。
轻信猫粮币的 “用途” 参与相关活动,将面临三重不可挽回的风险。一是资金清零风险,虚假平台的猫粮币交易资金多通过个人账户转移,如 “喵喵 APP” 跑路后数千人投资款无法追回,2025 年数据显示此类诈骗追讨成功率不足 7%;二是法律追责风险,若协助推广猫粮币拉新,可能因参与传销触犯刑法,哥伦布 CAT 币案中核心成员因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获刑;三是信息泄露风险,注册 “玩猫粮币” 平台需绑定身份证、银行卡信息,这些数据会流入黑灰产,为 “账户解冻” 等二次诈骗铺路。
必须戳破的认知误区是:“有流通场景” 不等于 “有真实价值”。“喵喵 APP” 的虚拟猫交易、哥伦布 CAT 币的挖矿体系,看似形成了 “用途闭环”,实则是与真实市场无关的封闭骗局,与 “荟宝猫纸币” 的虚构属性本质相同。更需警惕的是,部分人误将 “高收益用途” 当作投资机会,却不知这正是庞氏骗局 “击鼓传花” 的典型特征。
对用户而言,面对 “会玩猫粮币有什么用” 的正确态度是 “不相信、不参与、早举报”。我国不存在合规的猫粮币交易或使用渠道,任何相关用途宣传均为骗局。牢记 “喵喵 APP” 跑路、哥伦布 CAT 币 3 亿传销案的教训,像拒绝荟宝猫纸币、羊驼币走势图一样远离猫粮币,选择持牌金融机构的正规服务,才是资产安全的根本 —— 在 “轻松赚钱” 的用途诱惑面前,任何 “试试看” 的侥幸,都可能让自己沦为诈骗分子的猎物。



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