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M 虚拟币最新消息:熊市下的虚假叙事与归零危机

 

搜索 “OM 虚拟币最新消息”,得到的并非项目进展公告,而是社群中若有若无的虚假利好与链上数据的持续恶化。截至 2025 年 10 月 21 日,OM 虚拟币既未像 SOL 币那样获得战略储备认可,也未如合规稳定币般推进监管落地,反而在加密市场熊市中暴露 “无生态、无团队、无价值” 的本质,所谓 “最新消息” 不过是诱骗散户接盘的最后话术。

近期社群流传的 “OM 将接入香港稳定币生态” 等所谓 “利好消息”,已被证实为彻头彻尾的编造。2025 年 8 月香港《稳定币条例》正式生效后,OSL 等平台均聚焦合规稳定币业务,而 OM 虚拟币所属的 MantraDAO 项目,自 2024 年价格暴跌 95% 后便陷入停滞 —— 官网已 3 个月未更新动态,核心开发团队成员的 GitHub 账号全部处于休眠状态,连创始人 Calvin Ng 也彻底消失在公众视野,与川投集团海外项目 “七年磨一剑” 的稳健运营形成天壤之别。这种 “无团队维护却硬造利好” 的操作,比 jTOSOL 币的信息真空更具迷惑性,实则是复制此前编造 “华尔街团队背景” 的诈骗套路。

链上数据与市场表现,戳破了所有虚假叙事。受 2025 年 2 月加密市场熊市冲击,OM 虚拟币价格从 0.03 美元跌至 0.0015 美元,24 小时成交额不足 1 万美元,已被币安等头部交易所标记为 “低流动性风险代币”。更致命的是,链上数据显示,前十大巨鲸地址在近一个月内持续抛售,累计出逃资金超 200 万美元,而散户却被 “即将反弹” 的虚假消息诱导入场,这种 “高位套牢、低位收割” 的格局,与 jTOSOL 币被巨鲸操纵虚假行情的逻辑如出一辙。目前 OM 虚拟币的流通市值已不足 500 万美元,较巅峰时期蒸发 99%,沦为典型的 “僵尸代币”。

监管收紧与行业洗牌,加速了 OM 虚拟币的消亡进程。随着香港金管局对稳定币实施严格监管,全球加密市场正迎来 “合规淘汰期”,像 OM 虚拟币这类存在造假前科、无合规资质的代币,已被多数合规平台列入下架清单。我国十部门早已明确虚拟货币交易的非法属性,而 OM 虚拟币的交易渠道多为非法黑平台,近期已有投资者因轻信 “抄底利好” 在非正规平台充值,结果遭遇平台跑路,资金无法追回,这与 jTOSOL 币交易的法律风险完全一致。

需警惕的是,熊市中的 “虚假消息” 更具欺骗性。诈骗分子利用投资者 “抄底翻身” 的心理,在社群编造 “机构吸筹”“生态合作” 等消息,甚至伪造与合规平台的合作截图,而 OM 虚拟币的历史劣迹早已证明,其团队从无兑现承诺的能力。这种 “劣迹项目借熊市炒作” 的套路,比 jTOSOL 币的 “无历史可查” 更危险,毕竟前者的诈骗本质已被多次验证。

综上,OM 虚拟币所谓 “最新消息” 全为虚假叙事,熊市下的流动性枯竭与团队缺位,已注定其归零结局。我国明确禁止虚拟货币交易,投资者切勿被 “反弹利好” 迷惑,需牢记:有造假前科的代币无任何投资价值,远离此类投机标的才是守护财产安全的根本选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