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国家对币圈的最新态度” 始终是公众关注的焦点,2025 年的政策动向与司法实践清晰勾勒出核心立场:中国大陆对币圈相关业务维持 “全面禁止” 的刚性底线,同时以香港为 “监管沙盒” 探索可控创新,而对非法活动的打击力度持续升级,这与此前揭露的 FEC 币预警逻辑一脉相承,每一项举措都是对风险的明确警示。
从法律定性看,大陆对币圈的禁止态度从未松动且愈发明确。自 2021 年十部门联合禁令将虚拟货币交易定性为非法金融活动后,2025 年监管政策进一步强化这一基调 —— 央行多次强调,任何虚拟货币兑换、交易、代币发行等业务均不受法律保护,与法定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更是无从谈起。即便个人持有虚拟货币未被明确禁止,但参与交易即踏入风险雷区,新疆新源县法院 2025 年 8 月就驳回了虚拟货币交易受损者的索赔诉请,明确此类交易纠纷不予司法支持,这与 FEC 币交易不受法律保护的结论完全一致。
打击行动的升级彰显对币圈非法活动的 “零容忍”。2025 年以来,多地公安持续开展币圈黑产清剿行动,从齐某等人因买卖 USDT 帮洗钱获刑,到 FEC 币涉案团伙被依法查处,再到非法 OTC 平台的批量关停,形成 “全链条打击” 态势。司法层面更明确了定罪标准,无论是参与交易涉赃款,还是推广非法代币,都可能触犯帮信罪或掩饰、隐瞒犯罪所得罪,年内已有多起案件以刑事判决收尾,印证了 “参与即可能涉罪” 的严厉态度。
香港的 “监管试点” 不代表大陆政策松动,而是战略层面的差异化布局。2025 年 8 月香港实施《稳定币条例》,推出发牌制度允许合规机构发行稳定币,这被外界视为 “监管沙盒” 试验,但与大陆 “全面禁止” 有本质区别。中央政府明确香港的探索是 “一国两制” 下的局部尝试,为数字资产监管提供参考,而非币圈合规化的信号。诈骗分子借机炒作 “政策松绑”,与 FEC 币虚构 “合规资质” 的套路如出一辙,实则混淆了两地制度差异。
政策背后更藏着对金融安全的深层考量。面对美国《GENIUS 法案》强化美元稳定币主导地位的格局,国家加速推广数字人民币以巩固货币主权,而币圈因常被用于洗钱、诈骗等非法活动,且缺乏实际价值支撑,自然成为监管重点。2025 年查处的多起案件显示,币圈交易资金超三成与黑灰产相关,这正是 FEC 币等项目被密集预警的核心原因 —— 其存在本身就威胁金融秩序与公众财产安全。
综上,国家对币圈的最新态度清晰而坚定:大陆禁止底色不变,打击力度只增不减,香港试点绝非放松信号。切勿被 “合规幻象” 误导,牢记虚拟货币交易的非法属性与涉罪风险,远离币圈才是守护安全的根本。


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