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Aleo 个人挖矿收益表” 常被包装成 “稳赚不赔” 的投资指南,从 “单台矿机日赚 200 元” 到 “100 天回本” 的诱人数据,实则是矿机厂商与诈骗分子炮制的虚假话术。这些收益表既无视市场暴跌的现实,也掩盖了挖矿的非法属性,任何被其吸引的参与者,终将踏入财产与法律的双重陷阱。
所谓的 Aleo 个人挖矿收益表,本质是脱离现实的炒作工具,数据造假痕迹明显。矿机厂商如金贝曾宣传其 AE BOX 矿机 “日收益 200 元、100 天回本”,这类收益表仅按代币价格高位时的静态数据计算,完全忽略市场波动风险。2024 年 Aleo 主网上线后,代币价格从场外 9 美元暴跌至 3.4 美元,按此计算,原宣称日收益 200 元的矿机实际日收益不足 80 元,回本周期从 100 天拉长至超 300 天,若算上电费、设备损耗,部分矿工回本周期甚至被拉长至 10 年。更荒诞的是,收益表普遍未标注挖矿难度的指数级上升 —— 主网上线初期算力竞争加剧,单台设备产出量持续下滑,所谓 “稳定收益” 纯属空谈。
收益表背后藏着完整的诈骗链条,从诱导购机到收割离场环环相扣。第一步是 “数据造势”:厂商通过伪造收益表,搭配 “37M 算力相当于 20 张 4090 显卡” 等噱头,吸引个人投资者购机;第二步是 “虚假托底”:初期通过场外交易小幅拉升代币价格,让首批矿工获得微薄收益,制造 “收益表真实可信” 的假象;第三步是 “收割离场”:待大量矿机售出后,代币价格随市场抛售暴跌,厂商则通过矿机销售早已获利离场,留下投资者面临 “卖币亏本金、停机亏设备” 的困境。这与杭州富阳警方查处的 “挖矿 APP 骗局” 逻辑一致,都是以 “高收益” 数据为诱饵吸引入局。
最致命的是,参与 Aleo 挖矿本身已触犯我国法律红线,收益表的诱惑无法掩盖非法本质。我国明确将虚拟货币 “挖矿” 纳入淘汰类产业,2021 年 9 月 3 日后订立的挖矿相关合同一律无效。司法实践中,法院已明确挖矿引发的损失需自行承担,若参与矿机推广、组织他人挖矿,还可能触犯非法经营罪或帮信罪。即便抛开法律风险,Aleo 挖矿还面临多重隐患:主网验证者需质押 1000 万枚代币,普通矿工毫无话语权;且挖矿活动能耗巨大,与绿色发展理念相悖,随时可能面临监管整治。
在此郑重提醒:Aleo 个人挖矿收益表是彻头彻尾的诈骗诱饵,数据虚假且暗藏陷阱。我国早已禁止虚拟货币挖矿与交易,任何参与行为均不受法律保护。牢记监管政策与司法警示,对 “高收益挖矿” 宣传坚决说不,方能守护财产与法律安全。
















